工业级线激光 3D 相机广泛应用于高节拍产线、混合材质检测、微结构尺寸测量等场景。但在实际部署中,我们经常遇到以下挑战:
黑色塑料区域激光线微弱,白色金属区域激光线过曝;
被测物体在滑台或输送带上高速运动会引发畸变;
激光线扫描间隔与相机帧率不匹配导致漏测;
点云稀疏,FOV 无法覆盖完整结构;
系统需长时间稳定运行,但噪声与热漂移成为隐患。
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,就是选对 CMOS Sensor。Sensor 的性能决定了点云精度、扫描速度、动态适应性、系统稳定性等核心能力。
我们将场景拆解为六大典型痛点,每个痛点背后对应一项关键 Sensor 技术能力:
核心挑战 | 技术需求 |
---|---|
黑白混合反射 | Dual ADC 单帧 HDR |
运动畸变条纹 | 全局快门 + 高帧率 |
高速线扫描 | 多 ROI 区域读取 + 高速数据接口 |
高频触发采样 | 短间隔曝光 + 同步触发 |
点云精度不足 | 高分辨率 + 低噪声 |
长运维稳定性 | 低功耗 + 热稳定性 |
Sensor 的选型决定了 3D相机的性能边界,下面就来详细说说这些技术给检测带来了哪些价值:
1)Dual ADC (单帧HDR):解决高低反射率物体并存的检测难题
在工业 3D 激光扫描中,被测对象常有黑色塑料与白色金属等高低反射率物体并存。黑塑料对激光反射弱(易曝光不足,深度信息丢失),白金属反射强(易导致图像饱和),普通相机难以同时捕获两者的条纹,黑处无线、白处过曝。启用 HDR 后,能同时捕获低增益(防止亮区饱和)和高增益(增强暗区信号)数据,从而在单次采集中兼顾明暗细节,改善了混合材料表面的扫描质量 。
注意到很多线激光3D相机都声称解决了高低反射率物体并存的检测难题,且能够在高速扫描的工业场景中得到应用,合理推断这背后采用的技术就是上文详述的dual ADC (单帧HDR技术),大家觉得呢 ?
典型场景:汽车内饰、3C金属外壳、塑胶+金属复合件检测
2)全局快门 + HDR:适应高速运动中的无畸变采集
线激光3D系统常用于流水线或高速滑台场景,被测物体处于连续移动状态。如果相机使用滚动快门(Rolling Shutter),在采集中会导致图像形变、拖影或激光条纹歪斜,从而破坏后续的 3D 重建。全局快门(Global Shutter)优势:所有像素同时曝光、同时采样,无图像延迟;可与激光触发、编码器位移信号做精准时间同步。
当全局快门与 HDR 功能结合,就能在移动物体上实现无畸变的高动态图像采集,对以下场景极其重要:
高速输送带上的部件识别;自动化装配过程中的结构尺寸测量;机器人臂抓取过程的视觉导航。
3)ROI 高速读出:提升线扫描频率
在激光三角测量系统中,图像中仅有激光线区域是我们关注的“有效信息”。如果相机能支持快速裁剪感兴趣区域(ROI),并以更高帧率进行读取,就能极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。ROI 的技术价值:
减少不必要数据读出,提升每帧传输速度;
减少图像处理计算量,加速图像预处理(激光提取、边缘检测);
可实现10K+ Hz 的线速扫描,适用于高节拍生产线。
典型场景:10KHz 线速扫描、精密尺寸检测
4)高分辨率:提升点云密度与测量精度
Sensor 分辨率影响点云密度、FOV覆盖能力与微结构分辨力,线激光3D系统的输出是点云(Point Cloud)。Sensor 的分辨率越高,意味着:
同等 FOV 条件下,单位空间的采样点更多 → 点云更密、边缘更清晰;
能更容易识别微小缺陷,如:0.1 mm 微坑、弯曲、毛刺;
典型场景:PCB微裂、结构件尺寸、公差检测
5)低功耗与热稳定性: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
在工业环境下,线激光3D相机常需7x24小时高负载工作,Sensor 的功耗与散热特性,直接影响:
图像噪声水平:过热会导致图像固定图案噪声(FPN)增加;
输出稳定性:高热引发像素响应不一致,影响条纹对比度;
使用寿命:Sensor 内部 ADC 电路和模拟开关高温老化加快。
因此,线激光3D相机适宜选择功耗更低,热均衡性更好, 支持热噪校正、坏点自动补偿等特性的sensor。
Sony IMX532 是一款基于 第四代 Pregius S 技术架构的 高帧率、全局快门、单帧 HDR CMOS 图像传感器,专为高速、高动态、高精度场景优化,非常适合线激光 3D 相机的应用需求。
IMX532全像素扫描模式下, 8 bit 158.8 frame/s, 10 bit 152.5 frame/s, 12 bit 110.8 frame/s,如果是ROI模式,帧率将会更高。
有效像素数 5328 (H) x 3040 (V),约1619万像素(16.2MP)
主要功能:多区域可重叠的ROI设定,自触发,短间隔曝光,双ADC(HDR),支持SLVS-EC多通道告诉输出接口协议。
本期文章重点介绍其中的三项关键技术,这些技术满足了上文所说的工业检测面临的核心挑战。
SLVS-EC(Scalable Low Voltage Signaling with Embedded Clock)是索尼开发的嵌入式时钟高速接口标准协议。在这种方法中,时钟信号被嵌入到数据中进行发送,由于不需要解决通道之间的偏离调整,所以传输速度更快,非常适合需要高速、较少通道数量和远距离传输的应用场景。
SLVS-EC协议的核心特点:高速性、远距离传输(能实现5米远的数据传输)、多通道功能。来看一下 SLVS-EC 协议与 sub LVDS 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的区别,从图中可以看出,SLVS-EC 更适合高速扫描的3D相机:
HDR技术是为了增加传感器输出的动态范围,常见的技术路线有以下几种:
1)Dual ADC(Analog Digital Converter 双模数转换)与双转换增益 (DCG) 技术,曝光时间shutter一样,经过不同的增益处理之后,得到不同亮度的图像。
2)多重曝光触发模式(Multi-exposure Trigger),可在一帧内设置多个不同曝光时长以进一步扩展动态范围,这种模式可成为多帧HDR,输出不同曝光市场的帧,一般在相机SoC端合成。
3)多斜坡积分(multiple-slope) HDR 架构。
技术介绍
Dual ADC(双模数转换)与双转换增益 (DCG) 等技术 。在 Dual ADC 模式下,传感器同一帧内通过两路 ADC 通道分别采集高增益(Low Gain)和低增益(High Gain)图像,随后可在传感器内用分段线性 (PWL) 压缩算法将两路 12-bit 数据合成为一幅高动态范围图像 。
同时,IMX532 支持 On-Sensor Conversion Gain(原生双增益模式),即可在模拟域切换高增益/低增益设置,以在高灵敏度(低噪声)与大饱和容量(高动态)间取舍 。
在常规(非 HDR)模式下,IMX532 的典型动态范围约 70–71 dB,启用 Dual ADC 后,动态范围可明显提升,但受限于输出位深:传感器内合成后的 HDR 图像仍为 12 位,因此实际可用动态范围一般在 80–90 dB 左右(具体取决于增益比和合成参数)。
Dual ADC 模式合成示意图
如果在Sensor内部合成高低增益的图像,就需要有一个阈值设定,低于该阈值的像素使用高增益值,高于该阈值的像素使用低增益值。示意图如下:
Dual ADC 模式合成示意图如下:
imx532 sensor 具有ROI功能,可以在多个任意位置切割和读取信号。裁剪位置最多可以设置8个区域。
下图展示了绘制四个可重叠ROI区域的示意图,
另外,我们知道,每一帧读出的数据量越少,帧率越高,也就是相机的扫描速度就会越快,这一指标影响的是相邻两条激光轮廓线的间隔时间。通过减少sensor 电路读出的数据量,可以提高帧率,imx253 支持配置 帧信息(嵌入式数据线)的水平输出宽度(通过FINFO_HWIDTH寄存器设置),垂直OB和垂直消隐的水平输出宽度(通过VOPB_VLK_HWIDTH寄存器设置)。
如下图所示,如果线激光的ROI区域很小,可以将水平输出宽度和 vblank 宽度配置的小一些,这样输出的数据量将会大幅减少,帧率随之大幅提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众多3D线激光相机的产品介绍中,几乎找不到明确标注其内部所采用的CMOS Sensor型号的信息,这无疑给相关技术的挖掘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与不确定性。不过,我们仍可通过深入研读一些文档中的细微之处,或者参考Sensor原厂的技术资料,从中发现一些关键线索,而这些零散的线索汇聚起来,便构成了本文的内容。
我查阅过许多3D线激光相机的产品资料和技术规格说明,包括官方文档,但没有任何一家会明确写明他们的相机内部使用了哪一种CMOS传感器。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Sensor选型属于公司内部的技术决策,而在面向客户时,更为关键的是相机的检测性能指标。
不过,结合前面的详细分析,我个人认为IMX532这款图像传感器(当然还有同一代同样是高速版本的其他sensor,如:IMX530, IMX531, IMX532, IMX535, IMX536, IMX537, IMX540, IMX541, IMX542, IMX545, IMX546, IMX547等)应该是比较适合用于线激光3D相机的,因为它的一些关键参数与线激光3D相机的应用场景非常契合。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?
IMX532 涵盖了工业线激光 3D 相机系统所需的关键能力:
Dual ADC 单帧HDR 保证复杂材质下激光稳定成像;
全局快门 + 高帧率 支持高速运动测量;
多ROI + SLVS-EC 接口 实现高带宽、小延迟、高线速;
高分辨率 + 低噪声 拓宽点云质量与测量精度;
低功耗、热稳定 满足连续工业环境下可靠运行。
参考资料:
SLVS-ES 高速技术 : https://www.sony-semicon.com/cn/technology/is/slvsec.html 全局快门技术Pregius™ / Pregius S™https://www.sony-semicon.com/cn/technology/industry/pregius.html IMX532-AAQJ-C_Data_Sheet(E)_E20601B17.pdf